[讀書心得] 法庭上的偽科學 ─ 檢視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垃  

如果要從美國好萊塢影視作品中,選一個我最喜歡的冤案平反場面,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「金髮尤物」第一集後半段,女主角艾兒在幫姊妹會學姊打贏官司那一幕。當電影裡的檢察官因為死者女兒的證詞,堅信學姊是兇手並起訴其謀殺罪,艾兒用"燙髮後不能洗頭"的常識,意外釣出原來真正的兇手是死者的女兒。第二個應該就是閃電俠電影中,主角Barry回到過去做了某件事情,讓父親的臉成功出現在監視器畫面中,因此有合理的不在場證明,可以佐證他並不是殺害妻子的兇手。

影視作品中,不乏出現類似這樣的冤案劇情。我看過的一部日劇─「99.9不可能的翻案」,更是以冤案當作主題,講述主角如何幫助委託人洗刷罪名、重新獲判無罪。

回到現實,那些被平反的冤案,或是等著被平反的案件,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,冤案被害人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,他們的內心承受了多少折磨,是我們無法想像的。這次要分享的書籍「法庭上的偽科學」,就是分享從齒痕鑑定冤案,來檢視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垃圾科學。審判中讓人堅信不移的「科學證據」,可能終結犯罪,卻也可能摧毀無辜者的一生。
 

中文書名法庭上的偽科學
英文書名:Junk Science and the America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
作者:克里斯•法布里坎特 (M. Chris Fabricant)
譯者: 堯嘉寧
出版社:商周出版

無辜者計畫在美國1992年成立,主要在協助申冤者聲請DNA鑑定,重新透過DNA鑑定平反冤錯。無辜者計畫有個工作部門叫做策略性訴訟部門,以「避免垃圾科學進入美國法庭」為核心目標 ,只要檢察官起訴嫌疑犯的證據,牽涉瑕疵科學,策略性訴訟部門就會受理介入,展開調查。(無辜者計畫官網:https://innocenceproject.org/departments/strategic-litigation/)

而本書「法庭上的偽科學」的作者克里斯•法布里坎特,便是策略性訴訟部門的主任。他透過三位冤案受害者的故事,娓娓道出牙齒咬痕、筆跡、毛髮顯微鏡對比等「垃圾科學」,由「專家證人」在法庭上作證,成為案件起訴的證據。而這些沒有實證基礎的專家意見,又是如何在這三起案件中導致冤案,以及在美國過去的刑法案件中,成為影響審判的關鍵。而作者身處的無辜者計畫,又是如何協助冤案受害者,透過DNA鑑定,成功平反冤案。

[讀書心得] 法庭上的偽科學 ─ 檢視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垃

[讀書心得] 法庭上的偽科學 ─ 檢視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垃

看這本書的時候,我以為自己在看一本虛構的犯罪小說,那些發生的案件、審判就像影集裡面演的一樣難以置信,實際上卻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。書裡的內容讓人不安與震驚,我發現我一直以為常見的起訴證據,例如:指紋、毛髮、咬痕、測謊,在這本書提到的事件中,是多麼不可靠的垃圾科學。

以書中講到的第一個案件來說,牙醫師與齒模主要協助用來辨識手腳殘缺、腐爛、燒傷和被支解的屍體(頁42)。1982年,在「基思•艾倫•哈沃德一案」中,即便最初排查咬痕印模的時候,冤案受害者哈沃德已經排除在可能犯案對象之外,以及證人的描述與哈沃德本人有些出入,仍然因為法醫牙科醫師被作為專業證人後,向陪審團提出證言,認為謀殺性侵案受害者身上的咬痕來自哈沃德,最後被錯誤監禁了33年之久....。看著這些漫長的平反故事,如同一個梗卡在喉嚨一樣,心碎的令我無法言語。

[讀書心得] 法庭上的偽科學 ─ 檢視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垃  

書中的內容會讓你對你所知的科學證據有全新的認識,如果你平常就很喜歡看CSI犯罪現場, 法網游龍等犯罪題材的影集,或是串流上平台上的罪案紀錄片的話,不妨來看「法庭上的偽科學」。書中提到許多組織與人名,可以選一個精神還不錯的時候,在安靜的地方細細品嘗。

書本連結:https://www.cite.com.tw/book?id=BJ0092

That's all 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x 的頭像
    Max

    慢吞吞旅行-Maxine's PLAZA

    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